当前位置:原创文学网>历史军事>唐朝的草蜢>第225章 古人的智慧

第225章 古人的智慧 (1 / 3)

“你们是军人,山东自古是募兵之地,多少人埋骨他乡。山东诸州大旱,你们军中袍泽在忍受饥饿,你们袍泽的父母兄弟在饿肚子,你们袍泽的街坊邻居朋友在忍受中慢慢死去”倾城的嗓子已然沙哑,可是她依然没放弃声嘶力竭的呐喊

“将军们,将军们,只有站着生,没有跪着死。汉人可以战死,现在让他们这么窝囊活活饿死,你们以后还敢不敢面对山东的袍泽兄弟?告诉我”

“某还有粮,拿出来给他们吃”

“某也有”

“某也有”

“某近日少吃些,让他们吃”

“某也给”

……

啥叫万万没想到?现在就是

管着饭让山东灾民去修桥铺路,李世民想到了。但是这个提议怎么说?他自己说出来那就是暴君一个

房玄龄与杜如晦也清楚这一点,只是提及一下而已就不敢深入研究了。不然酷吏二字就得顶脑袋上

为什么会这样?那就有得说了

以工代赈?可以有,中国自古就有

先秦诗歌《鸿雁》中“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这是周王以工代赈救济流民的描述。

《晏子春秋》记载:

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远其兆,徐其日,而不趋。三年台成而民振,故上说乎游,民足乎食。君子曰:“政则晏子欲发粟与民而已,若使不可得,则依物而偶于政。”

晏子本来打算直接发粮救济,但是齐景公不同意,后来晏子搞变通,通过饥民修露台的方式解决问题。

《汉书》贾让的提议:

如出数年治河之费,以业所徙之民,遵古圣之法,定山川之位,使神人各处其所,而不**。

桓谭的提议:

宜详考验,皆可豫见,计定然后举事,费不过数亿万,亦可以事诸浮食无产业民。空居与行役,同当衣食;衣食县官,而为之作,乃两便,可以上继禹功,下除民疾。

《旧五代史》记载的赵莹的做法:

是时,天下大蝗,境内捕蝗者获蝗一斗,给粟一斗,使饥者获济,远近嘉之

都是以工代赈的提议。

可是,谁去说呢?谁去干呢?

中国古代说是皇图霸业的皇家一言堂,其实不完全是皇家天下,更准确的说是皇家与官家合作的天下

一般需要朝廷赈灾的时候基本上就是这个朝代的中晚期,朝代中晚期基本上天下的田地已经被官家的大地主们兼并的差不多了,农民都是给地主种地,赈灾一定是出现了灾害,灾害一般都是农民吃不上饭了,饿死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