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原创文学网>历史军事>逆天明末三十年>第1450章 吴三桂

第1450章 吴三桂 (1 / 3)

洪承畴暂时将卢象升阵亡的悲伤给隐藏在心中,目前有更加棘手的问题摆在他的面前,两红旗正在往锦州方向集结,这意味着什么好像有些不言而喻。自从前一次辽东大战结束之后,大小凌河被清兵占领,现在明清双方的分界线就在锦州,整个锦州已经成为了抗击清兵的最前线。目前锦州总兵是前次辽东大战负伤后送的吴襄,祖大寿开城投降了皇太极,辽东大战结束之后,傅宗龙便将吴襄重新调回锦州,驻防在锦州一线,跟两红旗对峙。

天雄军被抽调之后,洪承畴将整个辽东军镇的防御基本分成了三块,处在最前线的自然是吴襄防守的锦州一线,洪承畴给吴襄配备了步兵一万五千,骑兵三千,这一支部队也算是辽东军镇除了天雄军之外的主力部队了,其中很多人都是以前辽东军户家族出来的士兵,还有一些是以前袁崇焕留下的关宁军的老底子,家中有不少亲属都参加过关宁军,以这些人为班底打造了一支新辽东军的主力,洪承畴便将这些人一股脑全给了吴襄,算是顶在了最前沿。第二就是洪承畴自己镇守的宁远,有步兵两万人,这些士兵的素质就要差很多,基本上都是辽东原来的卫所兵,反正洪承畴将他们集中在一起,跟自己一道坐镇宁远,万一吴襄那边有事,就从这些人当中抽调兵力去前线支援。最后就是紧密联系山海关的前屯防线,由总兵官王廷臣驻守,不过因为那里是辽东军镇的大后方且靠近山海关,所以没必要用精兵,洪承畴便将所有招募来的新兵全部交给王廷臣,一方面是负责前屯防务,另一方面也是让王廷臣给他们训练,希望以后能达到一定的作战水平,这一批人也有近两万。

最后就是几位大将的家丁卫队之类的兵马,约有一两千人,也就是说洪承畴目前手头能调动的总兵力大约是六万人,这基本上也是辽东军镇的极限兵力了,洪承畴即便是再想招募新兵或者组建民团,他手中的军饷也不允许了。光是这六万兵马的饷银就已经缺斤少两,朝廷的辽饷随着局势的艰难也不是一次性拨付,而是分批运来,洪承畴也只能优先供给吴襄的部队,新兵那边还好一些,主要是宁远的这些卫所兵有不少怨言,洪承畴能理解,但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如今接到了前线急报,洪承畴内心便咯噔一下,其实当卢象升走后,洪承畴便有意识的加强了前线的防御,并且他也知道,皇太极在辽东肯定也有不少探子,天雄军出征的事情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皇太极迟早会知道,辽东这一块地方一直是皇太极关注的焦点,明军始终驻扎在这里,就像是一根鱼刺扎进了咽喉,若是大清国不拿下辽东,大明就始终有前进的基地,不错,现在大明内忧外患没有精力在辽东方向取得突破,但是以后呢?

若是大明能顺利将内部问题全部解决掉,会不会重新将目光放在辽东?大明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口基数,只要朝廷能正常运转,可以源源不断调集兵马投入辽东,不错,当年萨尔浒之战,大明确实损失了十几万精锐,但是真的追究起来,这十几万精锐也不算什么,大明百万大军,难道还选不出十几万精兵吗?这个道理皇太极不会不明白,所以他迟早要对辽东下手,天雄军不在,现在正是此消彼长,辽东实力最弱的时候,只不过因为皇太极接连在草原方向用兵,所以兵力捉襟见肘,且不能两线同时开战,所以才暂时没有对辽东动手,而现在,卢象升阵亡,洪承畴知道,皇太极的入关战事恐怕已经结束了,那么这时候重新将目光放入辽东,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